WFU

網站頁籤

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怎樣遠離最常見的頸椎病?



「當我跨過四十歲的門檻之後,我的身體開始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症狀,我快要被逼瘋了!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,我覺得我快要得到憂鬱症了。」

麗美是一位家庭主婦,上個月才剛慶祝完五十歲的生日。她有一位體貼負責的先生,還有兩個又懂事又優秀的小孩,小孩們都已經上了大學,而且成績總是名列前茅。在大家的眼裡,麗美有個令人羨慕的神仙家庭,似乎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。

「我常常覺得很疲倦,作什麼事情都沒什麼動力。但有時候又覺得很焦慮,老是覺得有很多事情都還沒有作好。」…「我的身體好像失去了調節體溫的功能一樣,明明天氣很冷我卻全身冒汗,然後大熱天的時候我卻手腳冰冷。」

大概是四十歲左右,麗美開始容易頭痛,壓力大的時候會頭痛,處在空氣不好的地方也會頭痛。症狀輕微的時候只是單邊頭痛,但嚴重的時候會頭昏眼花,而且還會胸悶。有一次和先生吵架,竟然還氣到喘不過氣來。從那一次以後,她常常會覺得喉嚨好像被東西卡住了一樣,吞口水、吃東西都怪怪的,有時候還會有撕裂的感覺,發作起來整個喉嚨好像被火燒一樣。「每一次去看診,醫師總是說慢慢就會好。…唉,我也找過一些名醫,每個醫生說的都不一樣,好像每看一個醫生就多了一個病一樣。」她吃了很多藥都沒效,她開始擔心,是不是身體裡面長了不好的東西,一直都沒有被檢查出來。

「即使是我老公或小孩說要一起去哪裡走走散散心,我就是提不起勁,根本不想出門,嘴裡說是家裡還有好多事情要忙、有東西要洗。唉,其實我是沒有那個心情,我對我的身體一點信心都沒有。」就這樣,她漸漸的變的不愛出門,老是把自己關在家裡。之後朋友的邀約漸漸的少了,她的生活圈也越來越小。

在台灣,有很大部分的中年婦女,都有和麗美類似的症狀,反反覆覆、不堪其擾。看起來是全身性的問題,而問題的癥結竟然是在頸椎!頸椎症候群(頸椎病)可以分成五種類型:頸部症狀、神經根症狀、脊髓症狀、椎動脈症狀、以及交感神經症狀。而麗美所罹患的,就是典型的交感神經症狀,也就是中年婦女頸椎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。這類型患者的治療方向,首重「頸椎」與「抒壓」。

從臨床上X光檢查可以發現,患者的頸椎排列幾乎都有錯位或是歪斜的狀況,觸診則是可以摸到其頸後的肌肉群異常的僵硬與緊繃。針對頸椎排列的矯正、還有肌肉筋膜的舒緩,持續性的物理治療可以有很好的效果。但是患者必須要很有耐心,因為整個療程常常需要三個月以上。「按摩」是自我保健的好方法,從後腦勺沿著後頸部慢慢往下按(按壓部位大概在頸椎中線兩側兩公分的位置),把緊繃的肌肉慢慢按鬆,在有感覺壓痛的部位可以特別加強力道,但不需要讓自己痛到受不了。每天按壓兩到三次,每次只要五分鐘,效果可以說是快又有效。

至於抒壓,可以從很多方面著手,患者可以選擇任何適合自己的方式。在飲食上,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CE、鈣、鎂、葉酸的水果或蔬菜(例如奇異果、深綠色蔬菜),含維生素E、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類食物(例如杏仁),患者應該同時避免攝取過多酸性食物(魚肉蛋或是精製澱粉類食物)與油炸類食物。

除了食療,改善生活習慣及方式也很重要。這類患者常常是「完美主義者」,對自己與事情的要求都力求完美,但也常常因此讓自己身陷壓力鍋之中。曾經有一位痊癒的患者告訴我:「我是工作狂,但我得強迫自己休息!」的確,休息是最好的方法,尤其是當症狀發作的時候。讓自己抽離原本所處的環境,閉起眼睛作幾個深長的呼吸,或者是到室外透透氣,馬上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。運動則是可以治標又治本的好方式,短時間激烈的運動可以消耗身體內的壓力賀爾蒙,是治標的第一選擇;而規律的運動習慣則是讓身體放鬆並保持活力,是抒壓的治本之道。

麗美花了半年的時間,一邊接受物理治療,一邊改變飲食習慣,並且和同事一起去上瑜珈課。現在的她,不但不會再頭痛胸悶,而且才和先生出國玩了兩個星期回來。昔日的灰暗日子,似乎已經離她越來越遠。


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

不是努力不夠,而是睡眠不夠!



「我的生活真是沒有樂趣,每天都是一成不變的生活。」
「我好累!壓力好大,總是不開心,我已經好久都笑不出來了!
「都沒有人了解我,反正說再多也沒有用…。」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常常聽到很多類似的抱怨,感嘆生活的一成不變、感嘆壓力太大、感嘆身體怎麼有那麼多的病痛、覺得自己不被了解、覺得人生沒有意義…,聽著聽著,自己的眉頭不由得也跟著皺了起來。

日前去上了一個「正向心理學」的課程,是關於如何減少生活中的負面想法,擺脫壓力,並且學習用正向思考來看待事情,累積生活中的小確幸,培養正向的人格特質。老師在一開始問了大家一個問題:

「你認為是工作壓力太大,影響睡眠品質,然後導致不好的工作表現?還是因為睡眠品質不好,導致工作壓力太大,然後導致不好的工作表現?」

在場有大約2/3的學員選了前者,1/3的學員選擇後者。答案揭曉,跌破了大部分人的眼鏡。根據國外的研究發現,睡眠時間不足,或者是睡眠品質不好的時候,會讓人抗壓力降低、情緒起伏變大、負面想法增加,然後在工作時焦躁易怒、無法專心,最後導致不好的工作表現。

老師接著舉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例子。有一天他到幼兒園去接他可愛的小女兒,一向乖巧又討人喜歡的她,那天突然變成了一個小惡魔,沿路吵著要買東西,最後還哭了起來,搞得這位好好爸爸都差點動了氣。吵著吵著就在車子後座睡著了,醒過來之後,小女兒又恢復了原來可愛乖巧的模樣,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。他才恍然大悟,原來是小女兒前一天晚上比較晚睡,因為想睡所以變得很燥動,讓她補眠了以後就好了!就在老師說到這個故事的同時,我也驚覺到,小孩子是如此,我們大人不也是這樣子嗎?!只是小孩子的反應很直接,直接用哭鬧焦躁來表現。而大人的反應較複雜,所以會用很多樣的症狀來表現。究其原因,很可能就是來自於睡眠障礙。

英國研究睡眠方面的專家奈爾史坦利表示,睡眠會影響我們的記憶力。人類每天都需要一段時間讓大腦「停機」,如此才能讓大腦有時間將記憶存取、整合,而這段時間就是睡眠時間。而睡眠不足所導致的記憶力損失,將會無法回復,成為永久喪失的記憶。國內也有精神科醫師受訪時表示,每十個有睡眠障礙問題的民眾,約有七、八個伴隨著情緒的障礙,好好的睡上一覺可以幫助情緒變得比較穩定。

無獨有偶,瑞士洛桑大學睡眠醫學研究員梅哈迪塔夫提表示,從研究結果來看,睡眠不足會讓大腦受到損害,而睡眠對大腦似乎有修補功能。除此之外,當身體在需要睡眠的狀態下被迫保持清醒時(例如熬夜),一些促使細胞死亡以及壓力反應有關的基因就會顯得較活躍,影響健康。這也可以呼應過去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負面情緒增加、記憶力變差、免疫力下降的原因。

很多的時候,你可能感覺很糟,好像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,不管說甚麼話都不對勁。但是,當你做過了很多的嘗試與努力,你還是沒能改變現況、或者是現況還不能配合你改變的時候,換個角度想一想,或許這並不是因為你的努力不夠,而是因為你的「休息」不夠。因為睡眠不足,導致你的EQ降低、負面情緒增加。真正讓你倍感壓力的,其實不是事情的本身,而是你對這件事情的想法。有沒有這樣的經驗,前一天晚上心情被某些事情影響,情緒盪到了谷底,但是隔天早上一覺醒來,好像事情就沒有那麼嚴重了?事情本身沒變,但是經過一夜好眠,你的想法改變了,你的心情也跟著變好了。
好好睡一覺,這是愛自己的第一步。「睡得早、睡得夠、睡得好」,是好好睡一覺的秘訣,也是轉化情緒、培養正向人格特質的捷徑。


運動傷害如何找醫生?



運動傷害在所難免,但如果沒有妥善處理,「小傷」可能會變成「病根」,甚至產生嚴重的後遺症。

有很多時候,傷害的嚴重程度並不是我們自己就可以判斷的。如果不幸在運動的時候受傷了,到底要不要緊?會不會好?以後還能不能運動?要不要看醫生?是看西醫還是中醫?一直是很多人心中想要知道的答案。

有以下的情況發生時,不要懷疑,受傷已經是閃紅燈的緊急狀況,必需趕快到醫院找復健科或運動醫學科醫師,幫你作最快、最好的處理:

1.受傷部位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的急性發炎症狀。
2.持續暈眩。
3.劇痛!痛到連一點點的力量都使不出來。
4.劇痛!痛到連碰都不能碰。
5.外觀變型。
6.受傷的關節卡住或是鬆弛。
7.受傷與非受傷部位比較起來,溫度、顏色、感覺出現異常。
8.同一個部位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反覆受傷。

如何找到對的醫師?


運動受了傷,想要快好又不留後遺症,這裡提供簡單的就醫指南。你可以循序漸進,找到適合的醫師。 

1. 找你信任的醫師
治療運動傷害的醫師主要有西醫的復健科、骨科、運動醫學科醫師,也有傳統醫學的中醫師。各有各的專長,有些是以復位為主,有些是以復健為主,有些是以手法治療為主。可以先找你本來就認識, 而且信任的醫師進行治療。由於彼此之間有互動,而且對於你的受傷史、你的運動史、你對於治療的期待與配合度都較為了解。只要雙方配合,這是最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的治療效果的選擇。

2.找同好介紹的醫師

運動醫學是一門兼具理論及經驗的專科醫學,不同的運動所引發的運動傷害會不盡相同。即使是從事同一種運動(例如跑步),初學者、業餘者、週末運動員、專業運動員所受傷的部位也不盡相同。如果是你是初次受傷又沒有信任的醫師可以看,建議可以向球友、跑友、車友,或是運動社群內的好友詢問他們常去看的醫師,可以減少失望的機會。畢竟同好的就醫經驗通常是一個指標,得到治癒的機會比較高。

3.找有運動醫學專長的醫師

如果你沒有信任的醫師,也沒有好朋友可以介紹醫師給你,你可以尋求具有運動醫學專長的醫師,包含他個人真的有在運動(這很重要),或是他長期照顧運動選手,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對於運動傷害的治療駕輕就熟。這些醫師比較可以了解運動愛好者的心態,不太會用「受傷了,就不要運動!」或是「你再練下去,後果你自行負責!」之類的話回應你。運動醫學專長的醫師會了解受傷對於運動員的衝擊,也會知道回去比賽或練習是傷者最重要的期待,他們不會用消極、被動的方式對待運動員,而是會提出「交叉訓練、姿勢調整、替代運動」這類積極恢復的處方,讓你不但不必停止運動,反而是讓你可以更早回去運動!

4.找有運動醫學團隊的醫師

導致運動傷害的面向很廣,包含姿勢與動作、訓練方式、疲勞恢復、累積性傷害等等,所牽涉到的醫學專科相對廣泛,有可能是內科、外科、骨科、復健科,也可能是營養不均、睡眠障礙、心理狀態等。如果運動傷害是屬於多面向,可以尋求有運動醫學團隊的協助,透過醫學團隊的資源,互相轉介,提供可行方案及擬定治療計畫,讓傷者得到全面及根本性的治療。

運動受傷時,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必須要特別提醒。初期受傷時,受傷部位還在腫脹狀況,傷勢會因為腫脹而不易判斷。這時候不要馬上就用推拿來治療,除了可能會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外,如果受傷部位剛好是關節鬆脫、半脫位、骨裂等狀況,有可能會因為不當推拿而造成傷勢加重,甚至要馬上接受開刀治療,這樣的病例在臨床是很常見的。在接受推拿治療之前,請務必先尋求專業運動醫學醫師的評估,再透過X光或是超音波檢查的輔助,確定沒有相關禁忌以後才可以接受民俗療法,否則一個不小心,可能賠上嚴重的後果!

運動過後卻很虛?小心運動疲勞找上門!


在科技公司上班的小張熱愛跑步,除了一個星期有三天會固定和社團同好一起團練以外,也很積極參與各種路跑活動。算一算,他一年跑了三十幾場全馬,同事們都說小張應該可以轉行去當職業馬拉松選手了。小張在過年前到日本連續參加了兩場國際馬拉松賽事,回來之後感冒了一個多月,吃也吃不下、睡也睡不好,精神變得很差,整個人好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。他去看了醫生,做了很多檢查和吃藥,病情也沒有很明顯的改善。醫師研判,小張是因為長期的「運動疲勞」,導致所謂的過度訓練症候群,必需要好好休息才是。

什麼是運動疲勞


激烈的運動對身體是一種過度耗損,需要時間休息和恢復。如果休息時間不夠,身體一直處於疲勞的狀態,不但正常的生理機能會變差,也會同時影響心理反應。

當出現下面的這些症狀時,很可能你已經出現運動疲勞了:

•練得很勤,但成績總是無法突破。
•感覺身體「很虛」,提不起勁,又很容易累。
•上下肢出現輕度的痠脹感。
•全身的肌肉和關節痠痛。
•性慾降低、性能力驟降。
•失眠、睡眠品質變差。
•頭痛、頭脹。
•免疫力下降,頻頻感冒、喉嚨痛。
•情緒低落,煩躁不安。
•食慾下降,沒有胃口。
•不明原因腹瀉、便祕。
•長久不癒的運動傷害。
•不明原因的舊傷復發。
簡單地說,運動疲勞會影響身體正常的運作,會導致身體賀爾蒙失調、免疫能力降低、交感神經紊亂、睡眠週期改變,同時也會讓情緒變得不穩定。如果剛好有傷在身,也會因為運動疲勞影響了身體自我修復的功能,導致久傷不癒、或者是舊傷復發。也因為運動疲勞會有這些多重面向的影響,身體無法順暢的整體運作,直接影響的就是運動表現。當你發現自己練得很勤、練得很認真,但是成績怎麼老是無法突破,或者是成績總是起起伏伏、大幅變動的時候,要注意這可能是運動疲勞所闖的禍。

運動後恢復的重要性

激烈運動結束後,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活動必須經過一段時間調節,才得以逐漸恢復到運動前狀態,這段過程稱為運動後恢復(recovery)。這同時也是肌肉、組織修復及重建的關鍵期,最少需要2448小時的時間。近年來,運動後恢復越來越被大家重視,也開始落實在運動員的訓練菜單之中。國內外學者做了許多相關研究,發現運動員如果做好運動後恢復,不但可以快速回復體能,還可以預防運動傷害,並進一步增加運動表現,真可說是一舉數得。

運動後恢復怎麼做?


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做好運動後恢復,每一個人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及方便性挑選來做,只要有效都是好方法。你可以使用單一的方式持續進行,也可以採用多元的配套組合,沒有任何限制。如果再加上充足的睡眠及正確的飲食,就可以讓身體更快恢復元氣。常見的運動後恢復的方法有下列幾種:

水療


水療作用在於增強心血管系統,刺激副交感神經,降低周邊血管阻力,促進血流增加,進一步能夠提高免疫系統功能,減少組織發炎、提高癒合速度、減緩肌肉痠痛,降低疲勞感覺。

水療的類型有熱療、冷療、冷熱交替水療、漩渦水療等。不論哪一種類型都具有放鬆作用,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,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來選擇。最佳的水療溫度,冷療是1015℃,熱療是3842℃,每次進行時間約15分鐘。冷熱交替水療的時間一樣是15分鐘左右,作法是2分鐘泡熱水,2分鐘泡冷水,共泡34次。

動態恢復(active recovery


動態恢復指的是在激烈的競賽或是練習之後,用較低強度的運動(例如慢跑、走路、或者是原來所從事的運動)來讓身體消除痠痛、讓心情回復平靜、讓肌肉變得柔軟的方式。2012年的一項路跑研究指出,動態恢復是積極恢復,比靜態恢復效果來的好,而且能夠減少血中的乳酸濃度,這是具有指標性的作用機轉。

伸展操


伸展操有動態及靜態之分,前者又比後者來得有效。目前許多研究指出,單獨的伸展對於運動後恢復的作用效果並不顯著。不過有很多運動員的感覺是,運動前做動態伸展,運動後做動靜態綜合伸展,對他們的運動表現與疲勞後恢復是有幫忙的。

循環機


運動後常會有手腳腫脹的問題,在下肢會更明顯,利用循環機可以迅速紓解腫脹的不舒服。循環機是一種物理性加壓功能的器具,是透過外在壓力的作用,減少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空隙,改善肢體的水腫。研究發現,透過循環機的按壓,可以幫助肌肉纖維持穩定的排列狀態,並能降低肌肉發炎及痠痛現象。使用循環機時,整個需要躺著,腿部要抬高超過心臟,運動員可以很輕鬆的躺著休息,聽音樂、睡覺、聊天、喝咖啡,是一種很放鬆的舒緩方式。

按摩


按摩除了可以消除痠痛,也可以利用局部的按壓來促進血流的循環、廢物的代謝、還有肌肉的放鬆,可說是身體心靈都舒暢。按摩在運動後的恢復的方法中,應該是大家最熟悉、也是最喜歡的方式了。

「休息,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」這句話用在運動上面也是一點都不假。休息,可以讓您之前所有辛苦訓練的成果「內化」成身體的素質,讓您體能可以真正的提升。如果只是一味的講求比賽和訓練,沒有給身體恢復的時間,實際上可能是一天一天的消磨,最後導致身體的崩潰。

對現代人來說,可以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已經難能可貴。如果希望運動可以促進健康,又可以在比賽得到好成績,不只是要強化訓練,同時也要做好運動後恢復,兩者缺一不可,而且要取得平衡。這是這幾年來的運動科學發展的趨勢,而越來越多的實證結果也證明,這是一舉數得的好方法,您一定要試試看!


類固醇不應該是疼痛治療的第一選擇


當我們身體有疼痛問題去醫院求診,醫生很常幫我們打針。一般人往往對打針有兩極化的反應:沒有時間生病,或者是性急的人,會希望可以趕快打針,因為「打針最快!」打完就好了。也有些人一聽到打針就非常害怕,除了怕痛,也會害怕「是不是打類固醇?」擔心打針只能治標,擔心會帶來嚴重的後遺症。

打類固醇好嗎?


類固醇又稱「腎上腺皮質素」,是人體正常情況下的就會分泌的賀爾蒙,用來控制身體養分的代謝平衡,影響免疫系統。類固醇藥物,不管是口服或是注射,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和調節身體免疫系統,只要使用得當,「用對時機、用對位置、用對次數」,不但效果顯著,也不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。但如果「用錯時機、用錯位置、用錯次數」,確實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 

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。類固醇的注射,對身體也可能會有載舟和覆舟的結果。

類固醇的載舟效果:


1.      解燃眉之急之效:急性發炎(例如肩膀的鈣化性肌腱炎)常出現很明顯的紅、腫、熱、痛,或是關節水腫(例如膝蓋的滑囊炎)腫脹到走路都出問題,或是關節沾黏(例如五十肩)導致晚上睡覺時被痛醒。這時候打針的主要目的就是止痛消炎,迅速減緩疼痛,讓病人可以好好休息。

2.      收畫龍點睛之效:經過一段時間很有耐性的治療已經開始慢慢好轉,原本大片疼痛的部位慢慢縮小到只剩下一小點,但剩下來的卻一直停在那兒沒有好轉。例如肌筋膜疼痛症導致一大片上背部都在痛,慢慢好到只剩下脊椎上小韌帶的發炎,脖子轉動時還是會卡會痛,造成很大的困擾。這時候如果直接注射類固醇在受傷的韌帶上,就有可能就疼痛全消。

3.      達推波助瀾之效:很多足底筋膜炎的病人都知道,腳跟痛可能無法治本,只要可以比較不痛就好了,但因為工作因素無法好好休息,即使乖乖去做復健的效果也不盡理想。這時後在病灶處直接注射類固醇,可以加快受傷部位發炎物質的清除,可以讓病情的恢復程度從原本的四、五成忽然跳到八、九成,有效提高治癒的機會。

類固醇的覆舟效果:


1.      有摧枯拉朽之效:剛打完類固醇後,肌腱會脆弱、肌肉耐受性降低。在同一部位反覆施打類固醇,也可能會造成骨骼骨質密度的流失、還有肌肉及軟組織的萎縮。如果打類固醇的時機、位置、劑量不對,只要有一個意外再發生,或是身體過度勞動,就很有可能發生肌腱斷裂或是骨折。所以施打類固醇後,我一定會再三叮嚀病人: 「打完針會比較不痛,只是代表發炎狀況減輕,但並不是代表傷已經好了。剛打完針組織可能會更脆弱,這時候反而要更小心,所以務必在二周內不要劇烈或長時間運動。」

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後遺症,建議類固醇注射在半年之內於同一個部位不要施打超過三次,而且每次要間隔一個月以上。還有些情況並不適合類固醇注射治療,像是注射部位皮膚有細菌感染,或是關節內有細菌性關節炎、關節本身不穩定、換過人工關節等。有罹患菌血症、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,本身有凝血問題的病人,也不適合用類固醇注射來消炎止痛。另外,類固醇注射不應該是疼痛時治療的第一個選擇!國外的醫學報導建議,應該在適度休息並接受口服藥物、復健、使用輔具等保守治療無效之後,才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。千萬不要因為求快而造成濫用。

如果你對類固醇注射心有疑慮,甚至排斥打針,你可以直接和醫師講明,一點都不需要覺得不好意思,畢竟被打針的是你而不是醫師。還有很多治療的方法可以幫你治好疼痛問題,打針不是唯一選擇。

越是慢性的疼痛,其原因越是多元,越要找出致病的種種因素才有機會根本復原。專業復健科醫師可以為你做完整的評估,找出致病的因子,同時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來解除你身體的疼痛。即使要使用類固醇注射也會謹慎施行,可以利用超音波導引確實打在病灶部位,不會破壞週邊組織;更會幫你好好把關,把類固醇注射「用對時機、用對位置、用對次數」,不僅要對症下藥,更要把後遺症降到最低。


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身體疼痛時,到底是冰敷好?還是熱敷好?



大家都知道,急性發炎或是剛受傷的時候要冰敷,而慢性發炎或是慢性受傷的時候要熱敷。但是,大家心中難免還是有懷疑:「我又不是醫護人員,我怎麼分辨急性或是慢性的發炎?」,「如果我敷錯了,會不會怎麼樣啊?」,或是「冰敷要冰24 48小時,之後就可以熱敷。這樣就對了嗎?」

冰敷主要是讓皮膚與皮下的血管收縮,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,達到降低新陳代謝的效果。冰敷同時還可以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,對於止血和消腫有很好的效果。此外,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,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。
 相對的,熱敷的效應則是讓溫度升高,血管放鬆,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,藉由受傷部位的代謝速度增加,讓發炎物質迅速被排除體外,提升組織自癒力。此外,熱敷也可以讓身體變軟,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及降低關節僵硬,還可以降低肌肉痙攣,同時達到舒緩疼痛與放鬆情緒的效果。

不管是冰敷或是熱敷,實際上都可以有止痛的效果。但如果使用錯誤,還是有可能讓受傷更嚴重,甚至導致新的傷害。
曾經遇過一位體育老師,打網球的時候不小心扭傷了膝蓋,回家後真的冰敷了兩小時,結果冰袋一拿起來,發現冰敷的部位不但皮膚變得蒼白,而且連感覺功能都喪失了。原來他冰敷時間太久,組織都因為凍傷而壞死,幾天後看到的傷口已經變黑結痂。
熱敷所導致的傷害就更多了,有許多人扭傷腳了之後馬上就熱敷,結果讓整個腳踝變得更痛更腫。還有最常見的是皮膚的燙傷。不管是用暖暖包、熱敷帶、電熱毯、或者是遠紅外線的光照儀器,都有可能造成燙傷!常見的狀況就是睡覺時使用電熱毯,或者是老人家用熱敷袋敷著看電視,一個不注意就把皮膚燙得紅腫起水泡。燙傷,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就發生!

冰敷與熱敷的時間最好都不要超過20分鐘。身體脂肪較少的部位,像是腳踝、膝蓋、手肘,敷的時間務必縮短,而且務必要隨時翻起來檢視;即使是脂肪較多的部位,像是大腿或是臀部,也不要敷超過20分鐘。有些特殊的族群,例如感覺特別敏感或是遲鈍的人(例如糖尿病、中風的患者),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病患,冰敷與熱敷時應特別小心謹慎。而如果身體有開放性傷口,或者是皮膚對溫度敏感的人,就應該避免使用冰敷或是熱敷。

簡單的說,身體痠痛部位如果有明顯的紅、腫、熱、痛,或者是一個明確的急性運動傷害,不要懷疑,就是冰敷!而當發炎或受傷部位已經不再腫脹,或是不再那麼紅紅熱熱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開始熱敷了。冰敷熱敷的時機是以身體的實際狀況為主,而不要拘泥在幾個小時前要冰敷,幾個小時後才可以熱敷。只要把握一個原則:紅、腫、熱、痛時期就是冰敷,過了之後就是熱敷。

如果再不清楚,也可以不要分了,痛的時候就冰敷吧!


身體越痛,代表我的病情就越嚴重?


在正常的認知之下,我們會認為:「身體越痛,代表身體的病情就越嚴重。」這其實只說對了一部分。

疼痛是一種非常主觀的個人經驗與描述,說實在的,除了你自己,沒有人能夠知道你「到底」有多痛。醫學再如何發達,也沒有儀器可以判斷出你的疼痛程度,醫生還是需要病人主觀的描述了解病人到底有多痛。

目前在醫院中最常用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的輔助工具為「疼痛評量表」(VAS),從完全不痛的0分,到最痛的10分,醫生引導患者說出不同程度的疼痛,也可利用疼痛評量尺上的顏色和臉譜來協助表達。疼痛指數1至3分屬於輕度疼痛,4至6分屬於中度疼痛,7至10分屬於重度疼痛。

疼痛的感覺分成兩個部份:一個是身體方面,另一個是心理方面,而這兩個部分是互相影響的。

身體方面指的是身體的感覺,身體不同的部位其痛覺感受器的分佈不盡相同,所以相同的刺激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。舉例來說:用原子筆筆尖分別刺在手心和刺在大腿上,刺在手心上所產生的痛感痛得多了。

在心理方面,過度的焦慮、緊張,會降低我們身體對於疼痛的忍受力,稍微一點刺激都可能增加痛感。但當我們專心在作某件事情,或是心情愉悅的時候,原本痛的地方好像就不那麼痛了。情緒,和我們「忍痛」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。當一個人的心情總是被身體的病痛所左右的時候,他會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集中在「疼痛」上面,反而更讓疼痛的感覺不斷被放大,產生了更多不必要的憂慮,陷入毫無止境的惡性循環。

疼痛感 = 身體因素 + 心理因素

疼痛,就好像是身體的警報器,警報器響起來的時候就代表身體有某個地方不對勁,我們需要好好注意,調整作息和找出導致疼痛的原因。感覺疼痛的時候,單單使用深呼吸,或是轉移注意力,就可以讓疼痛感明顯的減輕。這個時候再接受疼痛的治療,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。

身體越痛,並不一定代表病情就是越嚴重。

改變



在平常的工作中,我會接觸到許多慢性疼痛的病患,也會接觸到許多想要瘦身減重的民眾。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族群,其實有許多部分是非常相近的。

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,主要歸因於姿勢不良、過度勞動、缺乏運動、飲食不均衡、還有潛在的情緒障礙;而肥胖,大家都知道起因於吃得太多、動得太少、另外就是遺傳、年齡、內分泌失調、還有某些特定藥物等等因素。

肥胖和疼痛息息相關


慢性疼痛的病患,隨時都會發現身體有程度不一的痛感,反反覆覆的疼痛還可能導致交感神經失調,憂鬱或是躁鬱等情緒問題,在睡眠與人際關係上也會產生很大的困擾;而肥胖的人常常因為關節或是筋膜問題到處痠痛,肥胖的人也常出現憂鬱或是躁鬱等情緒問題,而他們往往缺乏自信,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弱勢。事實上,慢性疼痛的患者有許多是體重過重,而一大部分的肥胖患者則是長期被慢性疼痛所苦。

在治療方面,雖然各有所不同。但後來現治療的關鍵不在藥物或復健,而是他們的「心」。越是醫不好的慢性疼痛,或者是怎麼減都減不下來的肥胖,如果不去探索真正失序的根源,就沒能幫助他們擺脫疼痛或是肥胖的惡性循環。

我曾經看過一本談減肥的書,書中不談如何計算卡路里,也不叫人作運動或吃魔鬼減肥餐,他要你先從「整理自己的房間」做起。很有趣的,作者認為當你開始整理自己亂七八糟的房間時,其實就是整理自己混亂生活的第一步。生活的混亂,是來自於自己安靜不下來的心,是來自於自己不願意改變的心。

人們都是用想法過生活,你在想什麼,你的生活就是什麼。我們常常聽到:「個性決定命運」,一個人的個性是思想與心理狀況的總和,而思想產生行動,行動產生結果,把一連串的結果結合起來就造就了這個人的命運。

心態決定結果

如果一個人經常性的正面思考,他會比較有行動力,並且對於挑戰總是正面相迎,他將比較容易從嘗試中獲得成就感,也更容易心想事成。反之,習慣性的負面思考,會讓我們容易懷疑自己,不敢輕易嘗試,最後發現自己的生活總是事與願違,諸事不順。大部分的人這時候還是沒能發現問題其實出在自己,還在抱怨別人或是抱怨老天爺,有時候還會找各種理由或藉口解釋,好讓自己下台階。一直要等到生命面臨重大變故,才會想要改變,但卻往往為時已晚。

看看我們四周的朋友,有好多人其實不滿意自己的生活,有好多人現正在為健康狀況所困擾,有好多人甚至不喜歡自己。再聽聽這些朋友說的話,他們會訴苦、會抱怨、會問好多「為什麼是我?」、但是他們卻不會說「其實這是我的問題,我應該…,我可以…」。過去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,這樣子的生活方式是不夠的,甚至是錯誤的,我們必須有所改變。與其期待外界的改變來滿足我們,還不如自己先主動的進行調整。更何況,外在事物並不見得會因我們的期待而有所改變,但在我們等待的過程中,卻是我們自己一直在承受身體與心理的痛苦。

心智其實就是自己的困境,它想要免於改變,免於受苦,但世間所有的東西都在變,唯一不變的卻是我們自己。我們所需要作的,就是拿起鑰匙,把門打開,讓自己走出來。

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,得到不同的未來!

身體痠痛 要不要做照片子?




平常在工作面對病患時,常常會有病患對我說:

「醫生啊,我最近老是覺得很累,上班都沒有精神,坐著站著總是覺得腰常常挺不起來,可不可以照個X光檢查一下?」

傳統的中醫是用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來診療病患,即使現今科技發達,大多數的中醫師不需藉用精密儀器,仍然可以帶給病人很好的療效。也許大家不知道,西醫在診療病患時,其實也是運用類似的思維,對複雜的病情作出判斷。

醫生怎麼看病人?


以復健科最常見的痠痛問題來說好了,當病患從候診椅上站起來走進診間,醫生已經開始在「望」,望病患的體型、走路時的步態、臉部的表情、還有坐下來後的坐姿。接著開始從對話中開始「聞」,聞病患說話的的聲音和氣味,如果病患的聲音鏗鏘有力、簡單明瞭,代表病患精力充沛、思緒清晰,痠痛問題或許只是暫時的困擾;如果病患說話急促焦慮、或是無力消沈,代表情緒與痠痛可能互為因果,痠痛問題恐怕非一日之寒。
「問」即為大家熟知的問診,問痠痛的狀況(例如:您什麼地方痛?這樣子痛多久了?一天的什麼時間會最痛?在做什麼動作的時候特別痠痛?在做什麼動作的時候可以舒緩痠痛?痛起來的時候會不會痛到身體其他的地方?…)、問之前這個痠痛治療的狀況、問生活史(職業、生活形態、飲食狀況、運動習慣…)、問個人的疾病史、問家族的疾病史…等等,完整的問診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資訊,醫生可以對病患狀況有深入的瞭解。
接下來是「切」,這裡不是指中醫的把脈,而是詳細的身體檢查。藉由和病人身體的接觸,醫生可以進一步知道病患身體哪裡的肌肉比較緊繃、哪裡的肌肉比較無力或是萎縮、身體關節是不是鬆弛或是沾黏、神經是否有被壓迫現象、是不是有急性發炎的腫脹發熱、還有身體感覺功能是不是有受到損傷。

 照片子是有需要的時候才照

在絕大部分的狀況下,一個有經驗的醫生,藉由完整詳細的望聞問切,都可以作出正確的診斷。如果醫生還有疑慮,或是需要特殊的儀器來輔助鑑別診斷,這時候醫生才會安排相關的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。換句話說,包括X光、超音波、抽血驗尿、骨質掃瞄、電腦斷層(CT)、核磁共振(MRI)…等檢查項目,其角色都是用來幫助醫生確定腦袋中的答案而已,醫生不是只能靠影像檢查才可以診斷病人。  
一個沒有幫我們安排檢查的醫生,不代表他就是一個不好的醫生。瞭解自己身體的狀況,在溝通過程中提供有用的資訊,並且明確告訴醫生我們對於治療方式的期待,醫生與病患之間的互動會更良好,治療也一定會更有效!

背上的烙印



 沈伯伯是我的老鄰居,每天早上總會看著他牽著因為中風而行動不便的妻子,在社區旁邊的公園慢慢散步。他總愛說:「散步最好了!你看:又可以運動,又可以復健,散步讓我永遠不會老!」

某天看診到一半,忽然看見沈伯伯憂心忡忡的走了進來,還沒開口問他發生了什麼事,他劈頭就說:「醫師啊,我最近很困擾,您可不可以幫我看看。前些日子我腰有點疼,扶我那不方便的老伴都使不上力。」…「現在是坐著站著都不對,我會不會是長骨刺啊?是不是因為骨刺刺到肉才會痛?」

他邊說邊掀起上衣,「我那些一起當義工的朋友很熱心,專程開車載我去新竹鄉下的一家國術館,說什麼那裡很棒,骨刺貼三次就好了!結果你看看…」只見他整個後背赤紅的一片,上面還散佈著幾個猙獰的水泡。這是一個典型的化學性灼傷,而且還併發傷口旁的蜂窩性組織炎。

每個人都會長骨刺

雖然說每個人老了以後都會長骨刺,但還是有一些潛在的因素,例如:體重過重、從事太激烈的運動、每天搬重物的粗重工作、久坐久站而且姿勢不良,還有以前曾經骨折、開刀、椎間盤突出的部位,也比較容易長骨刺。

骨刺會由於生長的部位不同,而產生不同的症狀。但事實顯示大部分的骨刺都是沒有症狀的!更不是在X光片上看到了骨刺,所以身體痠痛的原因就是因為長骨刺所引起的。除非骨刺壓迫到神經,或者是卡到附近的骨頭,就有可能出現手腳麻痺、疼痛、關節僵硬、肌肉無力、甚至肌肉萎縮的情形。常聽人家說到的「坐骨神經痛」,有一些就是因為腰椎的骨刺所引起的。

骨刺既然是身體自癒過程的結果,或者是正常老化的現象,除非已經產生症狀(例如腰痛,手麻),否則並不需要對於骨刺本身做積極的治療。大部分的人都能和骨刺和平相處。

對於骨刺的過度恐懼

在我平常與病患接觸的經驗裡,發現一大部分的民眾對骨刺有莫名的恐懼,他們會覺得骨刺就是等於開刀。因為害怕開刀,所以千方百計的想用「不開刀」的方法把骨刺拿掉。令人失望的是,骨刺並不會因為吃藥或打針而消失,即使到醫院做復健也不能消骨刺,更不用說各種偏方與特殊療法了。要想消除骨刺,其實只有開刀拿掉一個方法。但是如同剛剛所提到的,真正因為骨刺而產生問題的比例不多,即使是保守療法,也都有很好的效果,需要走到手術治療的比例是很小的。

與其處心積慮的想要把骨刺拿掉,其實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去預防骨刺的惡化。年紀大的人發現自己長骨刺,這時候要避免一些會導致身體痠痛麻的動作,並且積極接受醫療專業的正統治療。如果是在人生最發光發熱的中年時期,就被醫師告知長骨刺,這代表從年輕到中年,我們沒能夠好好保養身體的骨骼、關節與肌肉,這是個警訊,亡羊補牢還不會太慢。但近來不管是醫學的研究,或者是在自己臨床上的觀察,都發現骨刺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,年輕人越來越「宅」,喜歡長時間耗在電腦前,蹺腿久坐,坐沒坐相,這可是會讓身體的骨骼快速老化,提早長骨刺而不自知。

要預防骨刺其實不難,平常保持正確的姿勢,避免久坐或久站,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(運動以不會過度激烈為原則),加上均衡飲食,適度補充一些抗氧化物,減緩老化反應。而且在身體有不舒服狀況時,配合醫師的建議積極保養與治療,我們其實可以不必害怕骨刺找上門。

話說我的老鄰居沈伯伯,後來因為嚴重的傷口感染,發燒發了好幾天,還住院治療了一個多星期。他後背灼傷的部位最後留下了一大片暗紅色的疤痕,他告訴我:「這是骨刺的烙印、拿也拿不掉了。」

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睡覺是最好的復健



幾個月前,國內某媒體針對民眾作了大規模的健康生活習慣調查,所呈現的數據著實讓人感到驚訝。調查顯示,全台灣有1440萬人經常久坐或是久站(佔了受訪人數的72%),有600萬人是完全不運動的,有420萬人每天睡眠的時間不到6個小時,而有300萬的台灣人幾乎天天都熬夜!

睡眠不足會對身體產生各種不同的危害。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,睡眠的的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。只可惜的是,大概有2/3的慢性疼痛患者同時會有睡眠障礙的困擾。因為疼痛而睡不好,因為睡不好而更疼痛,這是一個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,但卻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。
 

疼痛如何影響睡眠?


疼痛會改變我們的睡眠週期,而且會讓我們變得比較「淺眠」。淺眠的意思並不是一定要半夜被痛到醒,而是因為疼痛導致「沒有辦法熟睡」,很多患者往往不會感覺到自己晚上有醒來過。比較常見的是覺得自己怎麼越睡越累,原本起床時應該全身放鬆、通體舒暢的,沒想到卻發現睡過覺以後怎麼全身更加的痠痛?!

哪些疼痛容易導致睡眠障礙?


疼痛的頻率或是程度,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。反覆發作的疼痛,或是疼痛指數越高的疼痛,都會直接影響睡眠品質。從種類來說,容易導致睡眠障礙的疼痛如下:

*頭痛
*下背痛
*顳顎關節疼痛
*關節炎
*肌筋膜疼痛症或纖維肌痛症
*神經痛
*半夜抽筋

除此之外,一些特殊的狀況(例如急性受傷、手術後、感染、癌症)也會導致嚴重的睡眠障礙。

睡眠如何影響疼痛?


慢性疼痛來自於身體的長時間發炎,導致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,包括食物的慢性過敏、環境汙染源(例如有機溶劑、重金屬、農藥..等)、賀爾蒙失調、心理情緒壓力、還有種種誘導發炎的生活型態和飲食,而熬夜或失眠就是其一。

英國的風濕免疫專家愛德華茲博士表示,常熬夜的人醒來後會覺得關節疼痛、僵硬更嚴重。其原因很可能是在淩晨4點鐘左右,人體會釋放抗發炎的因子,來幫助解除身體疼痛、舒緩關節僵硬。而夜貓子因為熬夜,往往會錯過這一過程。 

身體的修復靠睡眠


在生理上,睡眠本身就是在進行修復身體系統的耗損,是身體的一種自療過程。在白天,不管是工作或是運動,我們總是勞心又勞力,這對身體的細胞而言是長時間的使用與耗損,DNA會出錯,細胞會死亡。如果沒有適時的將出錯的DNA修補、或是將死亡的細胞代謝,身體就會因此而快速老化或是產生疾病。

睡眠,就是身體休養生息最重要的時刻!

在平靜的外觀下,身體跟大腦正進行著與清醒時截然不同的工作。身體內部的器官會自動的進行細胞跟組織的修復;而大腦則開始進行腦細胞的活化與資料重組。在睡眠的最初幾個小時,腦下垂體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,這種生長激素可以幫助小孩長大,讓他們可以「一暝大一寸」,也可以讓大人修復白天受破壞的細胞,讓我們在第二天醒來後,恢復精神和體力去面對另外一天的挑戰。

無獨有偶,在中醫的角度,也和生理學的發現不謀而合。以中醫經絡循行時間而言,子時(晚上11~凌晨1點)經氣走膽經,丑時(凌晨1~3點)走肝經。中醫認為「凡十一藏取決於膽」,提示了膽對人體五臟六腑調控的重要性,一旦肝膽疏泄功能正常,氣機才會順暢,人體才會健康。先前所提的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,恰與中醫的肝膽經循行時間相合(尤其是膽經),這說明了人體最重要的睡眠時間為晚上11~凌晨3點,若這幾個小時的睡眠品質良好,身體的病痛自然較少。

早睡早起身體好


因為工作時間太長、行程太滿,我也常常被身體的疼痛所困擾。身為復健科醫師,我知道很多保健的方法,因此我規律的去運動、我不斷注意調整自己的姿勢、我曾經使用各種不同的營養補充品、也曾經長時間去復健中心乖乖做復健,但是很有趣的,對我最有效的竟然是「睡覺」!當我的肩頸又開始痠痛的時候,我只要關上電腦、收起手機,舒服的泡個澡,然後乖乖的上床睡覺,很奇妙的,第二天就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,比剛做完復健治療的感覺還要輕鬆自在! 

以下提供一些讓自己好睡的小方法:

*少喝咖啡或濃茶
*睡前避免激烈運動
*用短暫的午睡來補眠,但是要避免過長的午睡,或是在傍晚時間睡覺
*盡量減少環境的噪音與光線
*讓床只是單純睡覺的地方,避免在床上看電視
*準時就寢,準時起床
*把手機、平板電腦放在書桌上,而不是放在床邊

    慢性疼痛的患者,睡眠是很重要的。要想避免身體痠痛,睡眠是很重要的。「睡得早、睡得夠、睡得好」,身體自然沒煩惱。